過敏性疾病是個千變萬化的偽裝大師,有時弄得你眼睛又紅又癢;有時讓你鼻水不止,噴嚏連連;有時是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有時又會讓你咳得喘不過氣來。這些毛病看起來都不一樣,有些像是眼科的問題,有些又像皮膚科的問題,病人常常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毛病,該看哪一科。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免疫系統的紊亂。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氣喘,是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管轄的範疇。
生活在充滿病源性微生物的環境中,免疫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防線,患有免疫不全的人必須要居住在無菌的環境中,否則很快就會喪命。免疫系統可以分辨敵我,攻擊有害的物質,而對於無害物質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套機制使人類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十幾萬年。然而免疫系統也不是絕對的精密,有時也會出錯,當免疫系統對於一些無害的物質開始進行無謂的戰爭,人體成了戰場,硝煙四起,自然也會在各種器官上產生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文明病,越是文明發達的國家,這類的疾病盛行率就越高。根據流行病的統計,過敏性疾病盛行率最高的國家分別是英國、澳洲、加拿大、巴西、美國、德國、法國這些北美洲與西歐國家。這是因為不論是生活環境或是飲食習慣,這些高度工業化的國家都發生了急劇的改變。
為什麼這些國家的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嚴重?目前最廣為接受的過敏性疾病發生理論是衛生假說,也就是說公共衛生越好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越來越少,導致人們的免疫系統紊亂,對於過敏原過度反應,而產生臨床上的過敏症狀。在門診中其實也能夠觀察到這種現象,我是個小兒過敏科的臨床醫師,我的門診中通常都是乾乾淨淨的小孩,越乾淨的小孩比較少得到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統沒有得到應有的刺激,因此無法發展完全,就容易造成功能上的混亂。道理很簡單,就像是一支從不演習的軍隊,可能看到黑影就亂開槍,自亂陣腳。過敏性患者的免疫系統就像是這種缺乏訓練的軍隊,最後造成體內叛變,在某些器官中形成慢性發炎反應。
人體的免疫系統在出生後仍然在持續的發育與成熟。健康人的免疫系統有兩種路徑,Th1與Th2的免疫路徑,這兩種免疫路徑必須平衡發展(如附圖)。如果Th2的免疫路徑太活躍,就會過敏。當嬰兒剛出生時,他的免疫系統是偏向Th2的免疫路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微生物的感染,才會慢慢發展出Th1的免疫路徑。如果在小朋友發育的過程中,沒有發展出Th1免疫路徑,就會過敏。我們生活在文明社會的小朋友,父母很注重衛生,很少吃到細菌,根據統計現在我們吃到的微生物,是祖父那一代的六千分之一。小朋友在重重保護下,沒有微生物的刺激,免疫系統無法完整發育,所以大部分的小孩還是以Th2免疫路徑為主,當然很容易過敏。老一輩的人說「垃圾吃、垃圾肥」,似乎也有道理,以前小孩子滿地亂爬,反而很少過敏。
除了衛生假說之外,居住環境的改變也是過敏性疾病盛行的重要原因。台灣氣候酷熱潮濕,夏天大部分的人都得躲在有空調的密閉空間中,而高溫多濕的環境正是最容易滋生塵螨、黴菌,而塵螨、黴菌也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大約70%過敏患者都是因為塵螨所引起的。尤其是現在的房子流行套房,把浴室放在房間裡面,使房間的濕度增加,更是塵螨滋生的根源。有時候為了研究我會到病人家中採樣,我都勸他們房間裡的浴室不要用,把溼度保持在50%以下,氣喘病就會好了,病人還笑稱醫生也會看風水喔!其實這只是生物學的常識。其他還有因為人口密集所衍生的環境衛生問題,像是蟑螂,也是重要的過敏原。如果我們長時間待在密不通風的環境中,等於是與過敏原朝夕相處,常常刺激Th2免疫路徑,想要不過敏都難。
治療過敏第一件事就是遠離過敏原,身為過敏科醫師的我每天總要說上百次,家中要常常保持乾燥通風,最好是家徒四壁、一塵不染。但是對大多數的病人來說都很難做到。而過去治療過敏性疾病都是用化學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這類的藥物其實是抑制發炎反應,控制過敏症狀,並沒有根本解決免疫系統的問題,所以病人有吃藥症狀就會緩解,一停藥症狀就又出現了。因此過敏科醫師最怕聽到病人問:「我的病什麼時候會好?什麼時候可以停藥?」真是會讓人啞口無言。
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為了解決這個困境,無不絞盡腦汁,研發各種新藥,例如更強的消炎藥或是單株抗體等。然而這些方法同樣是治標不治本。由於我是微生物免疫學博士,根據我的知識,我認為要治療過敏性疾病,必須去刺激紊亂的免疫系統再次發育成熟,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而最好的工具就是細菌。所以在5年前我開始大力推廣吃細菌治療過敏的觀念,我把它叫做細菌療法。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一個醫師鼓勵大家吃細菌。但是大家可得耐心把話聽完,別急著自己去亂吃細菌,並不是什麼細菌都可以吃,細菌也有分好壞。病源菌像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也就是俗稱的壞菌,這些細菌本身或所分泌的毒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雖然它們也會刺激免疫系統,但是應該沒有人能夠忍受它所引起的發熱、嘔吐、腹瀉等副作用。所以細菌療法當然要吃對身體沒有傷害的益生菌。
什麼叫做益生菌?其實就是長久以來與人類共生的腸內細菌,這些細菌不會使人生病,反而能帶給人類許多的益處。根據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這些益處包括能夠幫助營養吸收(維他命B, 鈣、鎂、鋅、銅、鐵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夠平衡腸內菌相,改善腹瀉;幫助代謝乳糖,改善乳糖不耐症;改善便秘;可以減少膽汁轉化成致癌物質;增強免疫力。目前只有一些菌種可以被確認為益生菌,包括乳酸菌、雙歧桿菌及少數的鏈球菌(如附表)。不同的菌種對人體會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嗜熱鏈球菌(S. thermophilus)以及保加利亞乳酸菌(L. bulgaricus)對乳糖不耐症的改善效果較好,乳酪乳酸菌(L. casei)以及雙歧分支桿菌(B. bifidum)對於腹瀉效果佳。這是因為每一種細菌就像人一樣,也有不同的個性。
到底哪一種益生菌能夠改善過敏性病人的免疫系統呢?選對菌種是治療過敏性疾病的關鍵。所以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利用先進的生物晶片技術,篩選分離自國人腸道的益生菌。結果發現副乳酪乳酸桿菌(L. paracasei)能夠刺激人類免疫細胞分泌加瑪干擾素(γ-Interferon),這種細胞激素會促進Th1免疫路徑發展。進行臨床試驗的結果發現,如果補充這種益生菌,會使過敏性病人的過敏抗體IgE下降,同時對於臨床症狀的發生頻率與嚴重度也會下降。這些科學證據證明,口服副乳酪乳酸桿菌確實能夠改善過敏性病人紊亂的免疫系統。這對於過敏性疾病患者可謂一大福音,只要喝好喝的優酪乳,惱人的過敏症狀就可以不藥而癒了。
大家的刻板印象總以為所有的藥物或是治療都會產生副作用,像是類固醇這類化學藥物長期使用會造成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產生月亮臉、犀牛肩等典型的臨床表徵。但是細菌療法和一般的化學藥物很不相同,這種生物性的療法十分安全,堪稱是沒有傷害的藥物。因為益生菌會在腸道中發揮它調整免疫系統的功效,並不需要進入血液中。也不會像化學藥物一樣要經過肝腎代謝,所以不傷肝腎。曾經有位媽媽匆忙拉著5歲大的小孩到我診間,說她的小孩把乳酸菌膠囊當糖果吃,一次吃下了一個月份60顆膠囊,她很緊張的問我:「要不要洗胃?還是洗腎?」我笑著說:「不用,益生菌很安全,不傷肝也不傷腎,唯一只會傷害你的新台幣。」媽媽終於露出放心的笑容。
益生菌吃的再多也是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完全不影響身體健康。相反的如果長期使用,不僅過敏症狀會緩解,腸胃道也會更健康,不容易便秘或腹瀉。由於腸胃道的壞菌少了,腸子裡面的毒素也會減少,所以也會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對我個人來說它最大的好處是我的免疫力變好了,因為在我還沒有吃益生菌之前,每年總會被病人傳染兩次重感冒。但是我吃益生菌這五年來,倒是再也沒有發生過重感冒。益生菌可以說是醫生養生的獨門秘方。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益生菌產品,只可惜良莠不齊。我曾經調查過市面上所有的乳酸菌產品,不是菌種錯誤,就是菌數標示不實,有些甚至沒有活菌。消費者雖然知道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卻無法選擇優良的產品。因此身為益生菌療法的推廣者,我實在有義務告訴民眾選擇益生菌療法的小撇步。第一個重點是菌種,目前有發表抗過敏臨床人體試驗的菌種只有3種,一是歐洲的龍根菌(B. Longum) ,二是日本的,還有台灣的副乳酪乳酸桿菌(L. paracasei) ,其他菌種並沒有臨床研究的佐證,療效不明確。其次大家必須注意益生菌必需通過耐胃酸膽炎的試驗,才能活跳跳的抵達腸胃道,也要能粘黏、定殖在腸道中,才不會隨著糞便排出。這樣的益生菌才有可能在人體腸到中複製繁殖,成為優勢菌種,而對人體健康有所幫助。
其次是菌數,每一種治療方法都有最佳劑量。根據臨床實驗的結果,每天使用100億的益生菌對於過敏性症狀的改善最為顯著,少於100億效果不明顯,多於100億效果也不會更好。然而益生菌是活的東西,活的東西就有它的壽命,都會隨這時間、或是不良的儲存環境而使活菌數漸漸減少。這也是生物藥與化學藥最大的差異,一定要小心保存。以前生物科技還不發達,這類的產品需要冷藏。但是目前包埋技術日新月異,能夠有效隔絕空氣以及水分,保持益生菌的活性。最新一代的雙層包埋技術已經能讓這類產品在常溫下儲存,但是還是要盡量避免日曬、高溫與潮濕,並且儘早食用。
在進行益生菌療法時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良好的飲食。咖啡、茶等刺激性的飲料,有害益生菌的生長,最好禁用。也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飲食會使壞菌滋長,抑制益生菌。最重要的是不要和抗生素一起使用,因為益生菌也是細菌,也會被抗生素殺死。益生菌最好跟新鮮蔬果一起使用,因為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稱為益生素(prebiotics),也就是說,它能讓益生菌生長的更好,如果我們讓新鮮蔬果營造優質的腸道環境,就能讓好菌活的更愉快,這就是合益素(synbiotics)的概念。
最後一個重點是,益生菌療法最好能夠持續性的使用,每天補充。因為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以目前的西方化飲食習慣來說壞菌很快就會再長回來,由於這是一種持久戰,敵消我長,我們必須源源不絕的供應益生菌士兵,才能獲致最終的勝利。
有了益生菌在腸胃道中作為健康的後盾,體內的免疫系統自然就會服服貼貼,再也不會亂作怪了。免疫系統受到益生菌的刺激發育更為成熟,過敏性疾病自然不藥而癒了。大家聞之色變的細菌,有時候也可能是我們的好朋友,就看人類如何運用智慧來利用它。
表
常見益生菌種 |
乳酸菌 |
L. acidophilus |
L. casei |
L. fermentum |
L. gasseri |
L. johnsonii |
L. lactis |
L. paracasei |
L. plantarum |
L. reuteri |
L. rhamnosus |
雙歧桿菌 |
B. bifidum |
B. breve |
B. lactis |
B. longum |
鏈球菌 |
S. thermophilus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