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病鎘米

    農業是立國的根本,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與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從近來的國際糧荒造成暴動、抗議示威,可以得到驗證。農業攸關全民的健康,然而「鎘米」卻是台灣農民心中夢靨。

 

農地受污染種出鎘米

「鎘米」的問題在台灣歷史悠久,第一起鎘米事件發生在民國七十一年,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村因為高銀化工排放含鎘廢水,農地遭受污染而種出鎘米。高銀化工造成鎘米事件只是序幕,緊接著彰化縣、台中縣、雲林縣、桃園縣都陸陸續續傳出鎘米,鎘污染成為台灣農地難以撫平的創傷,大地變色。灣農地污染面積就高達446公頃,彰化縣就有261公頃,居全台之冠。主要原因是在五、六年代,家庭即工廠,小型工廠零星散佈在彰化農地間。高污染的工廠,包括電鍍、金屬表面處理業,廢水就近排進灌溉渠道,灌溉與排水系統不分流的情況下,彰化縣東西二圳灌溉區內的一千多公頃農地,長年累積下來,嚴重受到汙染,因而不斷爆發鎘米事件。

 

鎘長期累積會有痛痛病

    鎘會影響肝、腎的功能,造成腎衰竭。長期累積會造成骨質軟化、關節疼痛甚至是骨骼變形,最知名的案例是日本的痛痛病。痛痛病是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是1950發生在日本富山縣,是世界上最早的中毒事件,鎘由山區裏的礦場排放到河裏,造成沿岸居民的鎘中毒。當地居民深受鎘的傷害,指關節變形、全身能痛不能入睡,鎘的後遺症,糾纏他們一輩子。而高銀化工的殺傷力更高,米和土壤中的鎘含量都高於日本許多。農地一旦遭到鎘汙染,就只能長期休耕。要去除土壤中的鎘,並不容易。只能利用種植某些對於重金屬吸收力強的植物,如馬櫻丹、鵝掌蘗、馬齒莧、孔雀草等,慢慢將鎘移除。因此雖然鎘米是個老問題,卻沒有被徹底解決。像在民國九十三年,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檢測16個地區共241筆稻米樣品重金屬含量,結果發現共計11筆、4.94公頃農田生產的稻米含鎘量超過食米重金屬限量標準,銷燬污染稻穀近3萬公斤。

農地鎘汙染只能長期休耕

    收割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祖先傳承下來的經驗告訴他們,只要辛勤耕作,土地就會給予甜美的回報,這個千古不變的定律,在工業發展後徹底被顛覆,飽滿的稻穀,因為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鎘」,只能落到被銷毀的命運,農民欲哭無淚。消費者食的安全更是沒有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