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107/11/07 金田診所

臺大公衛學院公布臺灣慢性病危險因子排名:「高血糖」居國人死亡危險因子第一名。台灣估計有超過200萬名糖尿病友,相當於每9名成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不僅僅是血糖代謝異常,糖尿病會引起全身小血管及大血管的病變,讓病友至少少活10年以上,相較於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只差2.5年,糖尿病真的是傷害國人健康甚鉅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對健康的威脅在於其併發症,資料顯示,超過六成的糖尿病死於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各國糖尿病最重要的併發症及主要死亡原因。

為甚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這麼密切?甚至有研究指出罹患糖尿病,就相當於得過一次心肌梗塞,原因就在於糖尿病是十分複雜的代謝性異常,而且傷害到人體的心臟血管系統。

根據統計台灣四十歲以上居民的高血壓盛行率是19%,但同年齡糖尿病友的高血壓盛行率卻高達38%,糖尿病併發高血壓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二倍,所以說,糖尿病和高血壓息息相關。

 

糖尿病的血壓會升高,有下列二種原因:(1)糖代謝異常會加速全身小動脈硬化,使周邊阻力增加,從而使收縮壓上升。(2)高血糖使血容量增加,若超過腎臟所能負荷,就會引起水鈉滯留,最終出現血壓升高。

血壓升高之外,糖尿病也會引起全身小血管及大血管的病變,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而大血管病變包括冠心病、腦中風、周邊血管疾病。

糖尿病友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因為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蛋白糖化,使得血管管壁容易受損,而糖尿病大多都伴隨有高血脂症,當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受損,壞的膽固醇就有機會進入內皮細胞,導致動脈壁產生粥樣班塊,漸漸形成動脈硬化,血管管腔變得狹窄,再也無法供應充分的血液與氧氣,因此傷害大腦、心臟、腎臟、視網膜、周邊神經等等器官或組織的功能。另外高血糖也會使得血液凝血因子改變,加速血栓形成,也影響血小板的功能。

 

 

200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進行多危險因素干預(生活方式、飲食、血壓、血脂)可顯著降低糖尿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高,糖尿病需要全身性的照護。

 

積極的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同時,也要調整生活型態(戒菸、多運動等)都是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守則。

血糖控制方面,罹病時間短,生活品質好,共病症少的糖尿病友,可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到6.5%;但罹病時間長,生活品質差,共病症多的糖尿病友,目標可放得較寬鬆,糖化血色素目標可以放在7.5 %。

血壓控制方面,糖尿病要將血壓維持在140/90甚至小於130/80 mmHg。英國的研究發現,如果降低收縮壓10毫米汞柱,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率可以減少12%,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減少11%,小血管併發症(主要是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會減少13%。

血脂肪控制方面,若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缺血性腦中風或狹心症等),血脂肪治療目標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小於100 mg/dl;已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小於70 mg/dl。

戒菸,香煙的尼古丁會傷害動脈的內膜、造成血管攣縮、也會使血小板的黏性增加而造成血栓形成,且吸煙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會使紅血球的蛋白質變性造成攜氧能力降低,所以吸煙更加重糖尿病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運動,規律運動和減輕體重,不但可改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可改善高血壓。

總結來說,糖尿病的治療,除了個人化的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的重大不良事件),也一定要將重點放在心臟血管疾病的防治,如此,糖尿病友才能遠離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庭源博士 的頭像
    許庭源博士

    Dr.Hsu-益生菌的專家-尋找沒有傷害的生命之藥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