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天然的解毒機制

   人每天必須面對外在環境的諸多挑戰,像人體這麼精巧的機器,當然也有解毒的機制。人體最強大的兩個處理毒素的器官,是大腸與肝臟,這兩個器官就能夠處理大部分的毒素。大腸是排泄毒素的器官,吃進去的毒素或是身體代謝所產生的毒素,都必須經由大腸迅速排出體外,避免經由擴散方式,讓毒素進入血,為害組織器官。一旦毒素進入血液中,就會經由腸肝循環,送到肝臟代謝。肝臟是人體的化學工廠,目前已知含有1000多種生化酵素,能夠進行500多種化學反應,80%毒素送到這裡加工處理,去除活性,使毒性降低後,再由腎臟排出。其它像腎臟、汗腺也算是人體的排毒器官,然而他們所處理的毒物遠比大腸與肝臟少。

 

大腸是排毒器官

    大腸是重要的排毒器官,它是一條約1.5公尺長的中空管子,在整個消化系統的最下游。我們的消化道從嘴巴到肛門,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是運送食物的輸送帶,每一段不同的工作站,進行不同的營養消化吸收功能,像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小腸則負責營養吸收,而大腸則是吸收水分與形成糞便的地方。由於進行的生化反應不同,食物通過的時間也不同,像在胃中固體食物大約停留4小時,小腸大約7-8個小時,而在大腸停留最久,大約10幾個小時,因此從食物入口到糞便排出,大概歷時24小時以上。

大腸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

2009年所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大腸癌首度超越肝炎,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專家們分析主要的原因還是環境的污染以及飲食的西方化。大家可能很好奇,為何同為消化道的小腸,小腸癌卻是很罕見的?主要有幾個原因,大部分可排除的毒素,最後都會聚積在大腸,加上大腸把水分吸收後,毒素濃度會升高;許多代謝性毒素是由大腸中的細菌所產生的;加上毒素在大腸的停留時間如果過久,像是習慣性便秘,不僅會長期刺激腸壁而使細胞癌化,也會將毒素重新吸收回血液中,毒害其他器官。因此保持大腸的清淨,促進排毒作用,對於健康十分重要。

高蛋白飲食增加大腸毒素的產生

    傳統東方清淡飲食中,低蛋白、低油脂、高纖維的食物對於大腸排毒是很有幫助的。然而近年來盛行的西方化飲食,卻恰恰相反。過度精製的食物缺乏纖維素,使腸子的蠕動變得緩慢,而宿便的累積更阻礙排毒功能,引起便秘。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統計,在美國50歲的男性大腸中蓄積大約5-22磅的宿便,而宿便中毒素正是百病的根源,它們被吸收到血液中,並且汙染傷害其他器官。

腸漏症候群產生慢性發炎反應

    大腸排毒功能不佳,除了會造成毒素汙染身體之外,更可怕的是它引起腸漏症候群(leaky gut syndrome)。腸壁就像我們的皮膚一樣,是身體的一層障壁,避免外來物質長驅直入,進入身體中。原本腸壁細胞間的結合十分緊密,外來的異物如細菌、病毒、未消化的蛋白質、醣類等大分子物質,不容易通過腸壁的上皮細胞層進入血液中。但是如果腸壁細胞因為毒素的刺激,產生慢性發炎反應,會漸漸破壞腸壁障壁結構的完整性,使腸壁細胞間孔隙變大,大分子能夠滲透到血液循環,進入身體。

大分子蛋白質引起免疫錯亂

    當大分子進入人體以後,尤其是50KD左右的蛋白質,很容易引起免疫反應。免疫系統會認為是異物入侵,而啟動防禦機轉加以攻擊,產生免疫錯亂,引起過敏反應或自體免疫疾病。假設為消化的花生蛋白質隨著血液沉積到皮膚中,免疫系統會誤以為花生入侵,而攻擊皮膚產生蕁麻疹;如果沉積在關節中,就會產生類風濕性關節炎。

    腸漏症候群在台灣,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普遍。民國80年代,中國醫藥大學許清祥副教授針對嘉義地區新生兒過敏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哺育母乳的嬰兒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例,比未哺育母乳的嬰兒高。進一步研究其原因發現許多母親母乳中可以偵測到花生蛋白等過敏原,不只是母乳,甚至血液與羊水中都有。這些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其實都是從母親的腸道滲漏到血液中的。後來的研究也發現,不只女性,男性的血液中也可以偵測到多種過敏原,可見腸漏症候群在人群中的罹患率很高。

腸胃道健康的第一步就是排毒

    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就是說,腸胃系統就像樹木的根一樣,根越強壯,樹身也會更加健壯。因此腸胃道的健康是人體健康的基石,而腸胃道的健康第一步就是排毒。

 

食物的流動方向

器官名稱

口腔

食道

賁門

幽門

小腸7 -8公尺

大腸1.5公尺

肛門

十二指腸

空腸迴腸

盲腸、結腸、直腸

流動時間

 

固體30-60

液體1-6

 

固體4小時

液體1-5分鐘

 

消化吸收時間7-9小時

 

通過時間10多個小時

糞便排出時間24-72小時

pH

5.5~7.5

 

 

pH1.7

 

pH4~6

< span>

pH7.0-7.5

 

作用

 

將食物送至胃

防止食物逆流至食道

分泌胃蛋白脢、黏液、鹽酸

分泌鹼液使酸性食物變中性

分泌各種酵素、膽汁、胰液進行消化

營養物質吸收,絨毛表面積是人體表面積的5

吸收水份,製造糞便

排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