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的開拓是以混沌形式啟端-許庭源

很榮幸在母校創立60周年能獲得傑出校友的殊榮。回顧30多年來,如果我在學術與事業上的經歷能對於學弟妹有所啟發,我要鼓勵年輕學子敢於夢想,做為先驅者必須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只會淪為平庸的追隨者。

1996年我因為發明治療呼吸道過敏氣喘的DNA疫苗,成為台灣第一位將論文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的醫生。「想像比知識重要」,很多科學發明都始於一個不可思議的構想。當時我在台大微生物免疫研究所修習博士學位,基因工程學剛興起,傳染性疾病DNA疫苗的研發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在此氛圍下觸發我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說,呼吸道過敏也能發展治療型DNA疫苗。因為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的蛋白質,有過敏體質的人吸入塵蟎蛋白質,就會誘發Th2免疫路徑的活化,產生IgE抗體,造成過敏性發炎反應。如果把一段能製造塵蟎蛋白質的DNA打到人體內,讓人體自己產生塵蟎蛋白質,人體就會誤以為它被這種虛擬的塵蟎病毒感染了,就會活化Th1,改變免疫路徑,對塵蟎蛋白質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如此一來就會抑制Th2免疫路徑,病人就不會再產生呼吸道過敏發炎反應了。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蟎」天過海之計。

然而90年代初期,台灣的基因工程技術尚還處於剛起步的階段,當我提出這個論文計畫時,沒有人看好能成功。一來學理上未必能成立,因為當時DNA疫苗都是用來預防感染性疾病,從沒有人想過可以用來治療過敏性疾病。二來實驗技術上也相當困難。我仍然相信自己,堅持夢想。在經歷日以繼夜的不斷實驗下,終於證明我的假說是對的,論文也幸運的被「自然醫學」期刊刊登了。不敢夢想,就不可能成就,成為我一生的信念。不管學術研究還是事業發展,鼓勵自己不斷創新與自我提升。

我的創業之路也是秉持一貫的理念。2005年我是個忙碌的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每天都必須看數以百計的病人。醫生能照顧的病人數是有限的,如何幫助更多的過敏人群,發揮我微生物免疫學的專長,我想到了益生菌。益生菌是格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胜肽多醣體能夠刺激Th1免疫反應,平衡過敏免疫反應。我從600多種菌種庫中篩選出一株最能活化Th1免疫路徑的菌株,完成動物實驗與臨床試驗,誕生了第一株台灣本土抗過敏菌株。當時大家對於益生菌的概念都是健胃整腸,我提出益生菌調節過敏體質還是受到相當的質疑。為了讓創新可以擴散,實際改善群體的免疫力,需要載體,我想到了優酪乳。我們花了2年的時間說服統一食品公司將菌株商品化,上市了台灣第一支機能性優酪乳。這個產品已經上市十多年了,每天有超過數十萬人在食用我發明的菌株,實現我幫助更多人的夢想,公司也因為一支菌株而成功在台上市。此一成功經驗讓我們意識到產業化才能創新醫療的夢想,幫助更多的人。

arrow
arrow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