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6/02/08  安禾診所沈葭蔚醫師

   低能量靜脈雷射,是在1978年由蘇聯的科學家所提出了,於1981年開始由蘇聯的科學家應用於臨床醫學。低能量靜脈雷射又稱生化雷射血液療法(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低能量生化雷射血管內照療法,俗稱雷射淨血或靜脈雷射。

  復健界使用雷射光照治療已多年,很早便知道利用能量 1-1000 mW,波長 632- 1064 奈米來激發一些生物刺激反應,目前經皮(體外)的雷射光照治療已是臨床常用的方式,除皮膚科用於美容,復健科一直用在疼痛、麻木、酸脹、傷口癒合上,尤其日前高雄氣爆案增加的燒燙傷病患處理上,更是優於傳統治療。很多文獻發表,使用雷射光照治療用於梗塞性中風 、頭部外傷、脊髓損傷及周邊神經病變,都有優於對照組的反應。

  今天的主角「靜脈雷射」,使用方法是利用光纖將數毫瓦的低能量氦氖雷射(632.8 nm)透過靜脈注射後,細小的雷射光軟管穿過軟針到達靜脈血管內,直接照射血液;看起來像是在打點滴,但實際上沒有注射任何的藥物或輸液。本可見光波長及劑量不會產生熱效應,對周圍的血管或軟組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療程每次 60 分鐘,每週照射 3 至 5 次,視個人作息而定,每次療程共 10 次照射,在一個月內完成。若開立多個療程,建議中間間隔 10 天以上。

  一般雷射光會對生物體引起熱效應、光壓效應、光化學效應、和電磁效應。靜脈雷射造成的生物刺激反應主要理論基礎為:(1)增加細胞粒腺體的活性而增加能量產生效率及攝氧量;(2)增加血清素及腦內嗎啡釋放;(3)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生合成而有抗發炎效用;(4)改善周遭血流;(5)改善神經細胞膜的過度去極化;(6)改善淋巴系統而減少水腫現象。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近年來做過的兩項研究,血管內低強度雷射對併有代謝症候群之脊髓損傷患者之影響及使用血管內低強度雷射對清除有害自由基及過氧化物效能之研究都顯示了本治療的效益。

  靜脈雷射醫學研究的文獻報告顯示--可以改善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活化機能,修復受損細胞,可以增強免疫力,抵抗發炎(慢性疲勞症候群、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濕疹、疼痛 舒緩、癌症之輔助治療),可以促進血液、 神經循環(血管硬化、暈眩、中風、神經衰弱、失眠、手腳麻痺、神經系統病變、腦血管病變、代謝症侯群),但多屬於小規模研究及病歷報告,細胞研究及動物實驗居多。雖然目前尚缺乏大規模高品質文獻來佐證,靜脈雷射治療的安全性高,台灣許多醫學中心已經開始用來治療病患。儘管如此,仍有些族群較不適用低強度雷射治療: 有心臟節律器、懷孕、癲癇、甲狀腺疾患、急性感染發燒、光過敏、凝血功能異常者。 所以,使用靜脈雷射應經過醫師的評估再使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靜脈雷射 文明病
    全站熱搜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