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是家畜家禽的流感病毒在豬隻身上經過重組,而後產生的新型流感病毒。其「人傳人」途徑,不外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病毒傳染高峰是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七天。

俗稱的「感冒」通常分成兩種。針對流感主題,感染專科醫師藍志堅首先提到人類的感冒類型:

  1. 一般感冒(common cold):是指由病毒造成的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已知有一百三十五種以上的病毒會導致感冒。
  2.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是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含以下兩種情況:
  • 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指一般人感染流感病毒,並引發之呼吸道疾病,每年均會發生季節性流行,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大部分人具有部分的免疫力,有疫苗可供預防。
  • 新型流感(新流感):新突變的流感病毒品種所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如目前流行的H1N1。

依病毒構造,流感病毒又可分為 A、B、C三種類型:
A 型:通常造成較強的病症癥狀。

  • 可造成區域性及全面性大流行。
  • 病毒變異快速。
  • 可感染人類、家畜、家禽等各種物種(禽流感、H1N1 新流感皆屬於 A 型流感)。

B 型:較無強烈病症癥狀。

  • 只造成區域性流行。
  • 病毒的變異不大。

C 型:只造成輕微、甚至可忽略的病症癥狀。

  • 對公眾健康的衝擊輕微。

藍志堅接著表示,動物也有流感,例如:空中飛的鳥及人養的豬。最令人擔憂、防不勝防的是,隨著飛禽遷徙而無遠弗屆傳播的禽流感。

熟諳各類病毒的防疫專家藍志堅憂心的說明,禽類和畜類的流感,原先只在各物種間自相感染(如引起大批雞隻死亡之雞瘟),但由於病毒會自發性地不定時基因突變,新品種病毒於焉產生,導致原來只感染禽類的流感,對人類也造成威脅。過去一百年,禽流感病毒經由禽傳人、人傳人,導致三次(1918 年、1957年、1968 年)全球性、致命性的大流行。

禽流感的病癥及發病初期與一般流感差異不大,但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且較一般流感容易影響肝功能,也較易引起淋巴細胞減少及呼吸道衰竭,甚至因多重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針對只需一公克病毒就能殺死一百萬隻雞的超級殺手,藍志堅進一步解說禽流感病毒的頑強生命力:

  • 在低溫下,病毒可在受汙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三個月。
  • 在 22℃ 的水中可存活四天以上。
  • 在 0℃ 的水中可存活超過三十天(例如:病毒能存活於冰凍湖水,直到野鴨再度遷徙回來)。

面對看不見的強勁敵人,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人類真的無計可施嗎?

藍志堅提醒民眾,高溫可殺死禽流感病毒(56℃ 達三小時或 60℃ 達三十分鐘),一般消毒劑,如:福馬林或碘化物,皆是禽流感病毒的剋星。另外,病雞(或病豬)的腸胃道、糞便、屁股、其至血液,都有病毒存在,民眾務必與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本文轉載自宇宙光雜誌2009年十月號第36~39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文章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

 

VIA  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089

arrow
arrow

    許庭源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